近日,一场聚焦高产高蛋白玉米科技产业发展的研讨会在华中农业大学成功举办。在此次会议上,高产高蛋白玉米产业研究院和创新发展联盟正式揭牌成立。该研究院和联盟将依托洪山实验室,以国家项目为重要纽带,采取边研究、边开发、边应用的模式,全力加速高产高蛋白玉米的协同攻关进程。

目前,我国以蛋白为主体的肉蛋奶供应存在较大缺口,特别是生产肉蛋奶所需的饲料蛋白原料严重匮乏。在此背景下,发展高产高蛋白玉米成为解决我国饲料蛋白缺乏问题的一条特色化新途径。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教授介绍了相关研究领域在材料筛选、源头创新、技术突破、产品创制以及应用推广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他强调,要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凝聚国内优势科研单位和领军企业的力量,共同做好高产高蛋白饲用玉米的开发与利用工作。
与会的院士专家对高产高蛋白玉米科技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并“问诊把脉”。专家们指出,未来需要加强高产高蛋白玉米相关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持续推进高蛋白品种的创制工作,在技术创新、饲料品质优化以及经济效益提升等方面加大力度,着力推动政产学研的深度融通和协同攻关,以促进高产高蛋白玉米科技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强高产高蛋白玉米的科研攻关与产业化,对于优化湖北省粮食种植结构、提升粮食综合效益、保障湖北省畜牧养殖饲料供给,以及促进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保障国家饲料粮的安全供给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未来,湖北将集中力量共建洪山实验室,为高产高蛋白玉米产业研究院和创新发展联盟等的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保障。
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蒋丹平提出,推动高产高蛋白玉米产业发展,要着力解决高产高蛋白性状和相应的调控网络、代谢机理等科学问题,深入梳理其作为豆粕替代有效途径的底层逻辑。要强化战略和基础研究,加强前沿技术的交叉融合以及技术经济评价,推动品种应用在市场中赢得比较优势。要明确目标导向,坚持开放协同,充分发挥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涉农科研单位以及玉米种业和畜牧业领军企业的作用,全链条一体化谋划设计玉米种业创新地图。同时,要以是否聚焦真需求、能否解决真问题、能否锻造一支国家重要战略科技力量等指标作为评价标准,让市场应用实践成为检验科技创新成果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