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亚太地区在全球种子市场的影响力持续提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已然成为亚太种业发展的普遍共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着种业“亚运会”之称的亚洲种子大会近期于海南三亚盛大举办。此次大会吸引了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深入探讨种业的未来发展大计。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黄艳提到:“我国已与11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种子贸易,杂交水稻在亚洲、拉丁美洲等地区得到了示范推广。”她认为,开放合作是推动全球种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种质资源交流以及优良品种的推广,以此不断推动种业的创新发展。
加强种业研究合作,是推动亚洲种业事业不断迈向新高度的重要支撑。《国家南繁硅谷建设规划(2023—2030年)》明确指出,要把“种业科技国际合作大平台”作为建设南繁硅谷的四大战略定位之一。同时,将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拓展南繁种业发展空间列为六项重大任务之一,并进行重点培育。
亚太种子协会主席马尼什·帕特尔表示,中国是全球粮食增长的重要动力源,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粮食安全保障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南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进行种业研究和种质资源培育,亚太种子协会的不少成员都在三亚设立了育种基地。
作为中国种业的科技创新高地,近年来,海南的南繁硅谷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种业研究机构和企业的目光并积极参与其中。目前,海南省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已经吸引了中国种子集团、隆平高科、大北农、九圣禾种业等国内种业龙头企业,德国科沃施、荷兰科因等外资种业企业,以及超过百家的种业生态配套服务企业入驻,国际化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