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记者从2025年中储粮工作会议了解到,面对粮食丰收、价格有下行压力等复杂情况,中储粮积极发挥粮食收购稳定市场的作用,切实维护种粮农民的利益。有力有序地推进新季稻谷最低收购价收购工作,截至目前,已向社会公布245个最低收购价收储库点,助力守住农民“种粮能卖出”的底线。与此同时,中储粮全系统调配人员参与跨省支援收购工作,强化“一卡通”、粮情、视频监控等在线监控手段,让租仓管理更加严格规范,保障收购工作平稳有序地开展。

据介绍,中储粮高效落实储备增储任务。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工作安排,增加小麦、玉米等品种的收储规模,其跨地区平衡、跨周期调节能力以及应急保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在2024年夏粮收购期间,在8个小麦主产省增加新季小麦收储规模,累计启动440个收购库点,发挥了稳定市场的支撑作用;新季秋粮上市后,在东北等玉米主产区增加国产玉米收储规模,共设置超过400个收购库点,收购均价较同一区域其他市场主体高出50 - 150元/吨,积极发挥了稳定市场、稳定预期的作用。持续提升储备轮换运营效率,有效发挥了储备轮换对市场的引领带动作用。
此外,中储粮不断加强储粮精益化管理,修订中央储备粮仓储管理办法,完善出入库标准操作流程,进一步提升基础管理水平。全国政策性粮库存检查结果显示,库存中央事权粮油数量真实、质量良好,中央战略储备粮综合储存损耗率持续控制在1%以内。持续提升仓储基础设施能力,围绕粮食主产区、重要物流通道、加工聚集区优化建仓布局,仓储设施的硬实力不断增强。积极创新仓房设计工艺,分类推广和试点应用42项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推动仓储设施设备转型升级。改革完善监督检查体系,在6大片区设立专项巡查专员办公室,协同联动对近1000个储粮库点开展督导抽查和专项巡查。
中储粮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锚定建设高质量服务保障粮食安全战略支撑力量和世界一流农产品储备集团的目标,严格储备管理,落实调控任务,提高运营效率,强化穿透监管,更好地服务保障粮食安全。